最近在整理同仁的ERP權限, 我想將下圖中左邊的表變成右邊的表
第一個念頭就是用EXCEL的樞紐分析來完成, 沒想到竟然GG了, 結果如下圖
後來靈光一閃, 或許可以用VLOOKUP() 和 CONCATENATE() 兩個函數完成, 由於要讓VLOOKUP找到D欄的值, 必需要靠B和C兩個欄位, 因此我在A欄使用CONCATENATE函數將B和C兩欄串接在一起, 如下圖,以A2格為例,公式為
=CONCATENATE(B2,".",C2)
接著我還是利用剛才GG的樞紐分析結果, 將"欄標題" 與"列標題" 複製成為右邊表格的"欄標題" 與"列標題"
然後在G2輸入 VLOOKUP和CONCATENATE組合而成的公式,
=VLOOKUP(CONCATENATE(G$1,".",$F2),$A:$D,4,FALSE)
因為待會要將這個公式複製到其它儲存格, 所以我加上了絕對位址的$符號
接著再把G2的公式複製到其它儲存格, 就得到下圖的結果
由於出現了 #N/A這個錯誤的訊息,不夠完美,只好再利用ISNA()和IF()兩個函數來美化,以G2儲存格為例,公式變成如下(如果G2結果變成#N/A, 那麼請留白的意思):
=IF(ISNA(VLOOKUP(CONCATENATE(G$1,".",$F2),$A:$D,4,FALSE)),"",VLOOKUP(CONCATENATE(G$1,".",$F2),$A:$D,4,FALSE))
接著同樣把G2的公式複製到其它儲存格, 就得到下圖的完美結果
這次一共用到CONCATENATE()、VLOOKUP()、ISNA()、IF() 四個函數,算是EXCEL中蠻常用到的函數,若有興趣,不妨花點時間瞭解如何使用他們。
SQL的累加範例
我想要用SQL來計算每一個產品各階製程的完工率,假設是以各製程的標準工時為依據,因此我需要統計每個製程的累計時數與每個產品的總工時。
SELECT H.pno 產品,H.seq 製程序
,SUM(CASE WHEN D.pno=H.pno AND D.seq =H.seq THEN D.time ELSE 0 END) 本階工時
,SUM(CASE WHEN D.pno=H.pno AND D.seq<=H.seq THEN D.time ELSE 0 END) 累計工時
,SUM(CASE WHEN D.pno=H.pno THEN D.time ELSE 0 END) 總工時
,(SUM(CASE WHEN D.pno=H.pno AND D.seq<=H.seq THEN D.time ELSE 0 END) / SUM(CASE WHEN D.pno=H.pno THEN D.time ELSE 0 END)) 完工率
FROM pt H, pt D
WHERE H.pno=D.pno
GROUP BY H.pno, H.seq
ORDER BY H.pno, H.seq
例如:產品A共有三個製程,其標準工時依序為20、30、50, 則其總工時為100 (20+30+50), 各階累計標工時為: 第一製程20, 第二製程50 (20+30), 第三製程為 100 (20+30+50), 如下表:
雖然Oracle和MS-SQL或許各自有提供函數來節省SQL語句,但為求跨平台,我必需用標準的SQL語法來完成,經過一番思考,完成了這組SQL, 經過驗證,可以在這兩套資料庫(Oracle、MS-SQL)使用,我相信其它的資料庫也可以使用。
我在這兩套資料庫中各自建立了一個資料表(TABLE), 姑且命名為pt, 這個資料表只有三個欄位(column, field):pno (產品)、seq(製程)、time(標準工時)
SQL如下:
SELECT H.pno 產品,H.seq 製程序
,SUM(CASE WHEN D.pno=H.pno AND D.seq =H.seq THEN D.time ELSE 0 END) 本階工時
,SUM(CASE WHEN D.pno=H.pno AND D.seq<=H.seq THEN D.time ELSE 0 END) 累計工時
,SUM(CASE WHEN D.pno=H.pno THEN D.time ELSE 0 END) 總工時
,(SUM(CASE WHEN D.pno=H.pno AND D.seq<=H.seq THEN D.time ELSE 0 END) / SUM(CASE WHEN D.pno=H.pno THEN D.time ELSE 0 END)) 完工率
FROM pt H, pt D
WHERE H.pno=D.pno
GROUP BY H.pno, H.seq
ORDER BY H.pno, H.seq
所查詢出來的結果:
樹梅古道仰登九五峰
今天(2018/11/24)要盡公民義務,不便跑太遠,剛好最近台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在推行「臺北步道大縱走」活動,只要與12根設立在親山步道上的立柱合照,便可獲得一條「全力以赴,一定成功」運動毛巾。於是決定來住家附近的南港山走走,順便到九五峰收集「壯」字立柱合照。

南港山路徑眾多,有維護良好四通八達的花崗岩石階步道、也有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五條攀岩路線;另外在東側研究院路這頭還存有幾條尚稱原始古樸的黃土小徑可讓人輕步慢行,今天就來探探研究院路4段80巷底登山口的路徑。

昨天台北下了不少雨,沿路頗為濕泥,甚至偶而出現小滑的刺激,好在一路還算好走,這條傳統路徑不若花崗岩步道那樣的喧囂,也不用爬一階一階硬梆梆的樓梯,走起來較為舒適無壓力,路邊雜草似乎也有人整理過,乾淨不煩人,早晨清新空氣在濃密水氣蘊育下,更讓人感覺心曠神怡,身心大為舒展。


登山口可停數部小車,起登後,先是水泥車道,但沿路設有水泥橫柱,無法行車,僅容機車通行。接著轉為土徑石階交錯山徑,沿路有不少叉路可通往許多山友棚,甚至接上稜線的四獸山步道。



大致循主步徑而行,過仁德山莊後,來到一個4叉路口,取右可接往稜線步道上的提供柴燒開水的福德山莊,直上應該往電塔叉路,取左為樹梅古道山腰路,今日預計走這條山腰路,故而取左。


沿途大致平緩不累人,不久,來到一間俗稱黑皮屋的研究路4段80巷7號民宅,不見破敗之象,估計仍有人居住,循民宅後方古道續行,來到可仰攻九五峰之叉路,取右循階而上,就在想要歇步調節氣息之際,望見右前方約莫相等高度有一轉播站電塔,便知九五峰已近在眼前不遠之處。




如此約莫爬昇50米高之後,終於望見九五峰平台與巨石矗立於上方,新設立的壯字立柱亦清晰可見。

此時刻大約為早上八點鐘,或許受天氣濕冷影響、也或許是大部份人正在排隊等候投下神聖一票,跟往昔相比,原本應該人聲鼎沸的九五峰竟然只有一位女士在滑手機,於是兩夫妻就盡情拍照,不怕路人甲乙丙丁亂入。


接著再往前步行2分鐘,拜訪老朋友-南港山三角點。

下山不想走原路,先回往四獸山步道,過轉播站後遇鐵塔,離線地圖標示右側有路回登山口,但雜草頗多,看似最近無人整理過,勇敢前往一探,滿腳沾黏草籽,路徑不優,只好折返。


再走一段四獸山階梯步道,於一開闊處飽覽台北盆地壯闊市景,緩解剛才在電塔叉路所受的小驚嚇。

最後,於福德山莊右下,經一新舊並存的福安宮與幾座山友棚,終於接回來時路徑,順利返抵登山口。



今日上山48分鐘,下山37分鐘,來回各1.3K,爬昇 200米。
今日步行軌跡:南港山.研究院路4段80巷底.20181124
更多小百岳軌跡:小百岳軌跡檔一覽表
今日行程記要:
07:20 研究院路4段80巷底停車起登
07:27 機車最後停車處, 出現階梯
07:33 仁德山莊
07:35 4叉路, 取左, 走樹梅古道
07:42 80巷7號黑皮屋
07:48 叉路取右上, 仰攻九五峰
08:00 九五峰.壯字立柱
08:05 出發往南港山三角點
08:07 南港山
08:12 開始下山
08:19 電塔叉路
08:23 路徑不優.折返
08:35 福德山莊叉路取右
08:38 福德宮
08:47 接回水泥車道
08:49 回到停車處
07:20 研究院路4段80巷底停車起登
07:27 機車最後停車處, 出現階梯
07:33 仁德山莊
07:35 4叉路, 取左, 走樹梅古道
07:42 80巷7號黑皮屋
07:48 叉路取右上, 仰攻九五峰
08:00 九五峰.壯字立柱
08:05 出發往南港山三角點
08:07 南港山
08:12 開始下山
08:19 電塔叉路
08:23 路徑不優.折返
08:35 福德山莊叉路取右
08:38 福德宮
08:47 接回水泥車道
08:49 回到停車處
手機導航有一套,綠野遊蹤真正好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與便利,可以使用手機導航APP幫助自己在登山健行時降低迷路的風險,並且將自己旅行的路徑軌跡與方位點(里程碑)記錄下來,除了可以成為日後回味的具體圖像,也可以與好友們分享足跡,協助好友完成尋幽探祕的美夢。
目前在Android系統中或許OruxMaps功能最為完整,但在操作與設定上則相對稍為複雜;其實還有一款國人自行開發的手機導航APP叫做「綠野遊蹤」(【APP】綠野遊蹤(GTs)-手機就是我的GPS),不但功能相當完整,除了可以記錄軌跡與方位點外,還可以使用離線地圖讓你在沒有網路的地方依然可以清楚知道身在何方、也可以載入別人或自己的軌跡檔 (.gpx)做為行進間的參考軌跡,降低迷路的風險;另外若真的不幸迷路,在電信暢通的地區還能發出座標簡訊向外求援 。這款APP設定與操作十分簡單容易上手,而且因為是國人自行開發,也有中文FB粉絲專頁熱心為大家解惑回答問題。
我以個人使用將近一年的心得,最近趁著假期錄製了幾段操作示範影片與諸位分享,希望對大家使用綠野遊蹤有所幫助。記得:為了您的安全「走路不看手機、看手機不走路」。
- 第一次錄軌跡
安裝好綠野遊蹤後,如何使用線上地圖?如何錄軌跡?如何標示方位點(里程碑)?如何編輯錄好的軌跡?如何將錄好的軌跡匯出成GPX檔(*.gpx) ? 如何開啟儲存在手機的軌跡檔?通通在這篇有介紹。 - 離線地圖下載與安裝
示範如何到OpenAndroMaps下載世界各國的離線地圖,即便出國沒網路,不用花半毛機也能查看地圖,另外在網路收訊不良的地方(例如:山區),也可以順利查看離線地圖,省錢、省電、省網路流量。 - 軌跡檔(.gpx)下載與開啟
以健行筆記和登山補給站為例,介紹如何下載別人分享的軌跡檔(*.gpx),做為我們登山健行的參考軌跡。
最後,感謝綠野遊蹤開發者雲海大大無私分享這套APP ,若您也覺得這套APP很有幫助,請在Google Play中熱情給予五顆星評價。
註:
1.若您需要參考小百岳的軌跡檔,可參考我的這一篇:小百岳軌跡檔一覽表
1.若您需要參考小百岳的軌跡檔,可參考我的這一篇:小百岳軌跡檔一覽表
扇平園區登鳴海
期待這條路線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但一直不得其門而入,也不知該從何下手,感謝山友永清夫妻熱心安排此次行程得以順利圓夢。

扇平森林生態科學園(本文簡稱:扇平園區)由於聯外道路-扇平林道-受莫拉克風災影響路況不佳,雨季通行恐有危險之虞,因此每年只在11月至次年 4月開放,而且只開放給15人以上之團體於入園前14日申請,不接受個人臨時申請入園。其實園區內有一幢新穎的林業會館和三座小木屋可供申請住宿,園區內也有餐廳可以提供訂餐服務,因此我們決定前一晚先先住進林業會館,第二天再來爬鳴海山,好好享受園區的幽靜。


林業館設備不輸3星飯店,卻是平民價格即可入住。餐廳提供的包餐服務,無論口味或菜色均令大家十分滿意,加上這兩天只有我們這一團入園(今年開園第一團),整座園區都是我們遨遊的天地,相當輕鬆自在。


入園前必需先通過森山派出所核對名冊檢查證件才能放行,派出所也有固定的開放時間,入園前請先確認清楚,以免吃了閉門羮喔。

在抵達派出所之前的林道上,被一群又一群的密密麻麻飛舞紫蝶嚇到目瞪口呆,記憶中連小時候在鄉下也未曾見此殊景,可惜攝影技術太差,無法清楚記錄如此盛況。

次日一早用過早餐後,便開始此行重頭戲-登鳴海山,預計需爬昇700米,來回步行各3.5K,算是一座不會太容易,卻也不至於太累人的行程。

登山口有一公廁可供山友方便,前面1K是開闊好走的林道,直到藤川園區的土地公廟叉路,這段路途約需半小時即可完成。


看來為了迎接11月的開園,園區已事先好生整理一番,沿路均留有剛砍下來不久還帶著綠葉的小樹枝。


藤川園區平坦開闊、有涼亭、有休息椅,全部在樹林底下,無日曬之苦,又有鳥鳴蟲唧相伴,適合大隊人馬休息,也適合全家老小同坐話家常。左側有一座頗有年代的土地公廟,廟前有一磚砌圓形廟埕,要上鳴海山的步道就在此廟右後方。



接著步道轉為林下碎石路徑,雖不若前段寬闊,卻仍然算是乾淨好走,只是也有幾處小崩塌,需小心通過。




這段步道稱為「森山健行步道」,今日光影錯落林間,帶來不少驚喜場景,沿途植物種類眾多,令人目不暇給。





就這樣大約一路陡上1.5K,約1小時後,來到森山氣象站,這裡也是森山駐在所遺跡(池鯉附遺址),眾人步行至此已累計爬昇500米,均稍感疲累,便席地休息,補充糧水以及拍照留念。


休息之後再往鳴海山前進,本來以為只需要再爬昇200米高度即可,應該不至於太辛苦,沒想到一開始就來一個不輸給桃山步道的近乎垂直大陡坡,雖然是採之字坡型而上,依舊讓大家揮汗不已。



好在這段陡坡也就百來米高,咬咬牙、慢慢爬,總是能夠撐過去的,終於苦盡甘來,上到平緩的扇平警備道,重新呼吸到充滿歷史氣息的古道,備感親切。


接上警備道之後,約莫再過15分鐘,終於順利再次登上鳴海山。這條路線雖然比五公廟那頭辛苦,但一路均走在自然生態園區中,頗有遺世獨傲的清高與新奇,一生中能走一趟,不但無憾而且深感幸運。

今日上山2.5小時,下山105分鐘,來回共計步行7K,垂直落差700米。
今日步行軌跡:鳴海山.扇平園區.20181104
更多小百岳軌跡:小百岳軌跡檔一覽表
今日行程記要:
07:43 H690 扇平登山口起登
07:55 H764 涼亭
08:19 H870 藤川園區.土地公廟叉路
08:47 H972 測量小木屋
09:25 H1200 森山氣象站(森山駐在所舊址)
10:04 H1350 接扇平警備道
10:18 H1411 鳴海山
11:01 開始下山
11:33 回到森山氣象站
12:16 回到土地公廟叉路
12:41 回到扇平工作站
07:43 H690 扇平登山口起登
07:55 H764 涼亭
08:19 H870 藤川園區.土地公廟叉路
08:47 H972 測量小木屋
09:25 H1200 森山氣象站(森山駐在所舊址)
10:04 H1350 接扇平警備道
10:18 H1411 鳴海山
11:01 開始下山
11:33 回到森山氣象站
12:16 回到土地公廟叉路
12:41 回到扇平工作站
訂閱:
文章 (Atom)
精選
小百岳35天完登計劃
台灣小百岳大多屬於容易親近的郊山,可一日往返,適合親子同遊,以下就個人完登的經驗整理一份35天完百規劃(來回步行大約400公里、費時200小時),提供給有意完百的山友參考,這是我們這對菜鳥肉腳夫妻的實測記錄,大多數人可以在更快的時間內完成。山林的奧勝美妙值得我們慢步欣賞、駐足享...
-
請稍待... 名稱 ✖ 拉丁學名、中文學名、同種異名、俗名均可, 不必完整名稱 若未輸入名稱,則顏色/外型/分類不可以都...
-
台灣小百岳大多屬於容易親近的郊山,可一日往返,適合親子同遊,以下就個人完登的經驗整理一份35天完百規劃(來回步行大約400公里、費時200小時),提供給有意完百的山友參考,這是我們這對菜鳥肉腳夫妻的實測記錄,大多數人可以在更快的時間內完成。山林的奧勝美妙值得我們慢步欣賞、駐足享...